海岸環境

   東北角郵遞形變化區分,大致分為三貂角以北和以南兩大區。三貂角以北經鼻頭角至基隆和平島之間的海岸,是台灣本島中最具有地形變化的,也最美麗的岬灣海岸,極富海蝕平台、海蝕凹壁、海蝕洞、海崖,蕈狀石、豆腐沿河隆起珊瑚礁等海蝕地形,也有發育寬廣的沙岸。

  
三貂角以南至頭城的海岸,因地質構造與海岸線平行,且盛行的東北季風也與海岸線平行,因此缺乏岬灣地形,而只有海蝕平台的發育比較良好,各種線形圖案甚多。

   海蝕平台形成的主要原因,是由於海岸受到海浪沖蝕,先形成陡峭的海崖,之後海浪再不斷的沖刷海崖,使之崩退,經過數萬年以上的長時間後,即形成海蝕平台。

   海蝕平台主要分佈在鼻頭角、龍洞南口、香蘭、三貂角。以及馬崗-萊萊-石城一帶,其岩曾大都為不是很堅硬的頁岩,且附近的海底地形較淺緩,而在北關附近則多為同斜嶺地形、單面山河巨礫海岸。

   由於東北角海岸處於黑潮暖流及中國大陸沿岸的交會地區,因此四季的海流水溫度不太一樣,加上受到冬天東北季風的影響,在秋冬的半年中,每逢鋒面來臨, 大都陰雨連綿、浪濤洶湧,不適合前往觀察海岸動物的生態,且沿岸水溫僅17度。5、6月間的梅雨季節前,如果天氣晴朗且風平浪靜,是最適合前往的時候。7至9月是颱風季節及西南季風的盛行期,氣溫大都過熱,許多潮間帶的海藻已被艷陽曬死,間接影響其間生物的生存,因此只有在亞潮帶中才有較多動物棲息,適合以前水方式觀察。

海岸生物

  東北角海岸寬廣的的海蝕平台上在冬春兩季都長滿綠藻,而在靠近低潮線附近,則長滿各種褐藻和紅藻。高潮線附近,海蟑螂常巨集成群,躲在陰涼或隱密的地方,等退潮或涼爽時,才出來吃海藻或遊客留下的有機垃圾。潮間帶的中、上不常可看見松螺、笠螺、青螺、玉黍螺和 螺科的貝類,緊緊吸附在岩石上和底部,以避免被海浪沖走。此外,固著在岩石上生長,形狀像一座座超小型火山口的藤壺也很多,而體型較大的黑齒牡蠣常被人撬食。

   棲息於東北角海岸潮間帶動物以寄居蟹和螺類居多。寄居蟹大多是一些小型種類,而以芋螺、筆螺、麥螺、結螺、岩螺、蟹守螺、 螺、珠螺、和鐘螺等螺類為主要庇護所。

   砂岩節理的縫細和石頭下常可見海葵、大駝石鱉、薄石鱉、 螺類和龜爪。此外,岩縫和石頭下偶而可見屬仙蟲科的多毛類在爬行,其體側有許多有毒刺毛。低潮線附近的石頭上還附生一些白色海綿多囊海鞘,使台灣他地方的海岸不常見的。
此外,東北角海岸有許多砂岩被青螺、笠螺吸附或被海膽鑿穴而居,形成大小不一的凹洞,在地層上升後,變成了蜂窩岩的特殊景觀。

   冬春二季繁生海藻叢中,以端腳目的跳蝦類數量最多,貝類其次。常見的甲殼類有:具有大螯的槍蝦,具偽裝、擬態和保護色的蜘蛛蟹,步腳強壯的白紋方蟹,擬態石頭的扇蟹,大螯強壯的短槳蟹和毛蟹。
軟體動物中,殼已退化,體軀柔軟,狀似兔子的海兔也不少,旁邊有時可見成串以膠質相連,狀似一團麵線的卵囊。

   因東北角海岸冬季水溫低於18度,此地的珊瑚多成群集狀分佈,尚未發育成珊瑚礁,與台灣南部的裙礁不同,而在低潮線附近也少有珊瑚生長。
東北角的礫石海岸主分佈在和美、龍洞河北關以南的的海岸。棲息或生長在礫石區的動、植物較海蝕平台略少,較常見的種類有各種海葵、海藻、兔葵、牡蠣、蛇螺和藤壺等附著性生物,以及寄居蟹、蝦類、蟹類、海兔、石鱉、玉黍螺、青螺、笠螺、松螺、 螺和鐘螺等底棲性動物,且其數量隨著礫石越大,其上附著的生物就越多。

   冬季因水溫低,海水泳池不開放,藻類即大量繁生,如:馬尾藻、匍扇藻、叉節藻、白果胞藻、浪花藻、蜈蚣藻、異枝菜和石花菜等。池內魚類大多偶隨海浪而來,如:各種?虎、塘鱧、五線雀鯛、霓虹雀鯛、稻氏天竹鯛、銀漢魚、二齒魨、清鱗和龍頭魚科的魚類等。

   東北角的沙岸主分佈在金沙灣、鹽寮至福隆、蜜月灣等地,因底質鬆軟不穩,潮間帶較狹窄,因此只有一些沙蟹、勝利黎明蟹、太平洋蟬蟹和雙殼貝類等。倒是在沙礫混和或沙岸與岩岸的交會帶中有較多動物棲息。

 


景文技術學院學生熱情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