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絲藻
屬於軟絲藻科,又稱為披髮藻,藻體呈黃綠色至墨綠色,細如髮絲,不分枝,質地柔軟光滑,大都呈絨毛狀叢生,高約5至7公分。本種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及大西洋冷溫帶岩石海岸,生長在湧浪較小的中、高潮帶,台灣在北部河東北部海岸經常可見,可煮食或煎麻油食用。
礁膜
屬於礁膜科,藻體城黃綠色至淡黃色,形狀不規則,邊緣呈波浪狀皺褶,半透明且呈薄膜狀,為單層細胞所構成,柔軟黏滑,高約8至20公分。本種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海域,生長在湧浪比較小的岩礁海岸中、高潮帶,台灣在澎湖群島的數量甚多,其他各地偶爾可見。可以煮湯或製成海苔餅和海苔醬供食用,也可以當餌料、飼料和肥料。
條滸苔
屬於石篿科,俗稱苔條,藻體呈細長管狀叢生,草綠色至綠色,高約10至20公分,直徑約0.5至1公釐,上半部逐漸膨大。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—西太平洋及大西洋暖溫帶海域,生長在岩礁海岸的中、高潮帶,台灣在北部和東北部海岸經常可見。可製成海苔餅和海苔醬供食用,亦可當餌料、飼料和肥料。
扁石髮
屬於石篿科,藻體呈細長管狀,略為扁壓,草綠色叢生,高約10至30公分,直徑約1至10公釐,上半部略膨大。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—西太平洋溫暖帶海域,遠至南非,台灣各地岩礁海岸的低潮帶數量很多。可與礁膜混合煮湯或製成海苔餅和海苔醬供食用。
腸石髮
屬於石篿科,藻體呈草綠色至黃綠色叢生,中空管狀,上半部膨脹呈腸形,高約5至20公分,直徑2至5公釐。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—西太平洋溫帶海域,遠至南非、大西洋,大都十數條一叢,大量叢生在岩礁和內灣沙礫海岸的中、低朝帶,台灣在各地海岸數量很多。可以食用,大都製成海苔餅或煮湯,亦可當餌料、飼料和肥料。
緣管滸
苔屬於石篿科,藻體呈草綠色,扁平披針形,邊緣呈波浪狀皺褶,部分中空,高約8至25公分,寬約0.5至5公分。本種廣泛分佈於全世界溫暖帶海域,生長在岩礁海岸中、低潮帶,台灣各地岩礁海岸經常可見。可以食用,大都製成海苔餅或裹麵粉炸,亦可當餌料、飼料和肥料。
滸苔
屬於石篿科,藻體呈綠色至墨綠色,細長管狀叢生,主枝明顯,分枝細長且多,高約20至100公分,直徑約1至10公釐。本種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亞熱帶至溫帶海域,生長在岩礁與礫石海岸的中、高潮帶,台灣在北部和東北部海岸經常可見。可煮食或製成海苔餅和海苔醬供食用,亦可當餌料和飼料。
景文技術學院學生熱情製作